高三学习计划表

时间:2022-09-09 作者:admin

  高三学习计划表 高三的小伙伴们开学已经有两三周了,但是有一部分小伙伴还没进入

  状态。很多同学觉得现在离高考还有 270 多天,早着呢!其实,距离 2019 高考还 真没剩下多少天,不信?哥给你算算:

  272 天,大约 39 周,假设每两周中第一周休半天,第二周休一天, 39/2 周×1.5 天29 天,这就要去掉 29 天。

  中间十一、元旦、寒假、五一等假期合计再放 20 天假,还要再减去 20 天。272-29-20=223 天。

  这样,你能用在学习上的实际时间为 223-116=107(天),也就百十来 天,三个月而已!你还能悠哉悠哉气定神闲吗?

  这实打实的 107 天,到底该如何安排呢?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份学习计 划表,供大家参考。

  2018 年 9 月-10 月 心态调整、侧重细节 高三的第一次月考很重要,这即是对高一高二知识的检验,也是在提 醒学生正式进入到高考备考阶段。 注意在备考期间的心态调整,作息时间要保持平稳。高三期间有许多 模拟考试,一是为了检查同学们的复习情况,二是为了模拟高考情景,锻炼考生 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考场上水平能否正常发挥。 一轮复习虽在进行,但往往还有新课要讲、新知识需要学习。可以将 新知识提前进行预习,以便上课更好的跟进老师思路。而针对已学过的高一、高 二内容,一定要做到勤动手勤动脑。毕竟复习的东西都是以前学过的,一般脑子 里都是有印象的。

  有的同学在复习时,看到这个知识点,觉得很基础;看到那个知识点, 认为已经掌握了,于是飞快地跳过去。但许多知识点,看似简单,真正运用起来 就不是那么回事,有很多细节问题是料想不及的,只有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慢慢体 会,因此做一定量的题目是十分必要的。

  2018 年 11 月-12 月 错题归纳、增大题量 一轮复习内容逐渐增多,知识综合性逐渐加大,容易导致心情烦躁, 复习效率低。多分析自己错题的原因,并将知识漏洞进行笔记整理。上课时间可 能会出现昏昏欲睡或者出现“老师讲老师的,我做我的”现象,但“重复是学习 之母”,老师所讲的内容虽重复但是有理线串纲,有归纳概括,有提炼加工,有 拓展延伸,能够巩固和完善以及更新大家已获得的知识结构及已形成的经验结 构。 一轮复习的时候可以尝试做一些高考题,在周末给自己两个小时的时 间做前几年的题,不用在意数量,了解高考考试的深度即可。 期中考试后,名次会发生第一次分化,需要调整好下一阶段的复习计 划和心态。 从 11 月下旬到 12 月,各省市的高考报名陆续开始,需要在规定的时 间登录教育考试院网站进行报名。 2019 年 1 月-2 月 深度理解、寒假备考 进入到一轮复习的收尾阶段,应力求对知识深度理解,了解考题中的 陷阱设置。把考点知识串成线,按照一定主题或线索,归纳整合各科知识。要对 各科目知识的薄弱版块、较难版块做二次强化,然后逐个突破,错题要及时进行 解决。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开启,而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高考录取有关,务必 需要通过考试。 期末考试结束后,注意对错题的研究和总结。

  到 1-2 月,高三生就要迎来一模考试了。一模考试是在学完三年课程 并经过了一轮复习后的考试,试题的难易程度、区分度都与高考题相对接近,是 高考前很重要的第一次大练兵。

  在高考的征程中,有许多重要的、关键性的节点,一模就是其中之一。 即使是在高考改革之后,一模仍然可以成为此前复习方案成效的重要试金石,对 于志愿填报有不可或缺的参考价值。

  目前大家都在进行第一轮复习,一轮复习极其重要,它将涵盖所有的 知识点,是我们对所学知识查缺补漏的最好机会,也可以说是全面复习的唯一机 会,是整个高考复习历程的基石,如果你在一轮复习期间遗留问题,基础打不牢, 积累做不够,那么后续复习中掉队的可能性会非常大。

  一轮复习需要做什么? 在第一轮复习过程中,要扎扎实实地将基本概念、规律、方法、技巧 落到实处,认真阅读教材,听老师的讲解,作好课堂笔记,结合复 习资料,对 基础知识加深理解,准确掌握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融会贯通,力求做到基本概念、 规律、方法和技巧“烂熟于心”。 学生要养成每天(大约 30 分钟)阅读课本的习惯,来加强基础知识记 忆。基本概念及理论的复习在整个复习中起着奠基、支撑的作用,如果不过关, 后面的综合复 习就会感到障碍重重。从近几年高考试题看,基础题仍占主要地 位,做好了基础题就拿到了基本分,失去了基础题就失去了一切。 怎么攻克难题? 在全面复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重点“攻坚”,突出对重点和难点 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通常都是难于理解的内容,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 方。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重点其实就是可拉开距离的重要知识点。要走出“越 基础越重要的知识越易出错”的怪圈,除了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外,还要对作业、 考试中出现的差错,及时反思,及时纠正。

  第一轮复习的重点是什么? 现阶段还应该把复习重点放在分析失误、查漏补缺上。查漏补缺的目 的是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方法是,对照自己平时练习中发现的问题,

  以及自己在知识、思维、能力方面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练习,进行查漏补缺。 特别要重视在基础知识方面存在的缺漏,增加知识的覆盖面。

  1、认真回顾课本知识:高中三年全部课程 这个阶段过程主要是用于高中三年全部课程的回顾。这时候希望大家 在回顾的过程中能够找到自己知识遗漏的部分。这个阶段相当的冗长,最主要的 是要会学回归课本。高考试题的 80%是基础知识,20%是稍难点的综合题,掌握 好基础,几乎能上一个比较不错的大学。 因此,高三前期,同学们必须老老实实把课本弄懂。弄懂课本不是光 记住结论,而是要通读。即理科全部的原理要弄清、语文课文内标注的字词句摘 抄、英语课文至少要达到念的通顺、文史类知识主线及同类型知识要素要学会整 理等。 注意,第一轮复习大家千万不要埋头做题,而是先看课本,再“精” 做题目。在复 习过程中一定先将课本看明白了,然后再做题,做题过程中不许 看课本,不许对答案。会就会做,不会做一定要先想哪些内容遗忘了,哪里想错 了,先做后面的,等隔一定时间再看不会做的,马上看的线、把握好自己的节奏:提高自学能力与多问 很多学生因为在复习过程中跟不上老师的节奏,导致前面部分没弄 懂,后面部分更是落下。因此一定要提高自学能力,如果实在跟不上节奏,就先 关注最基础最简单的题目,将遗漏的课本部分做好画线标记,或将页面折起做标 记,以利于及时的回顾。 在学的过程中不要因为面子问题不敢发问,建议在弄不懂的问题上多 问同学,多问老师。最好能够找到水平相当的同学,互相约定好给对方做考察, 给对方讲解双方对知识点的认识,互相研究题目。 3、正确处理作业和练习 在处理作业上,千万不要死磕题目,记住两个原则: 一、不要和自己过不去。第一遍做不出来或做错就直接先放弃,但是 要保留这道题,每天抽 1~2 分钟看下这类不会做的题,无论是看课本也好,听老 师讲解也好,做到一眼看出这题怎么做时,再动手做,并将这类题型留好。

  二、要加强互动性。不仅是和同学之间的互动,还要和课本进行互动。 做完作业不要看对答案,留到第二天把有困难的和同学交流,或第二天看别人怎 么做,然后问他怎么想的。如果不善于问同学,至少等到第二天再看课本或是答 案。

  无论对错,看答案或对答案的过程中尽量回顾当时我是怎么想的,与 别人差别点在哪里。这样,尽管你当时没有“获取”答案,但是留下了疑问,又 多一些时间来探讨自己做题时的思维。

  当基本弄懂一个章节后,一定要定期回顾,如一周的时间后,翻一下 课本,这周学了什么,然后给自己限制时间做几道题,用以验证自己哪些内容真 正是明白了。通过这么练习,远远比大量做题效果好的多。

  4、利用每一次考试做好三件事 处理考试上,要认同自己。分数很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到的那些分数 和你得不到的分数,毕竟不是高考,当前阶段分数的高低没有任何意义。 你只需做三件事: 一、根据你所获取分数的部分,整理你当前会的知识,会做的题型。 二、根据你所丢的分数,立即回归课本,看完课本后再做一遍。 三、拿着卷子问自己,当时做对的题自己是怎么想的,不会的题当时 是怎么想的,现在会的题和当时不会做时差距在哪里。 5、努力很重要不要瞎努力 很多人认为高三有一年的时间,只要花时间肯学,成绩一定能上去。 其实这话是不对的,考试并不是你一厢情愿的付出就有收获的。同样一个事物, 有的人几秒钟就可以认知,有的人花费几天的时间也难以理解。这其中的差距是 什么呢? 有人问如何换角度看问题?方法是什么?这个话题并不难。简单说下怎 么换角度看试题,我们要善于思考,每次看题的时候(注意是看题不是做题),问 下自己,这题干嘛要这么出,是准备考察我什么?如果我是出题的,能不能把题 目出的更加复杂一些?通过这么去想,会渐渐明白题目是如何产生的,那么看到 新题,也能从容应付。

本文地址:https://www.mbblm.com/news/98.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产品中心PRODUCTS